近年来,东京乃至整个首都圈的房价一路攀升杠杆配资网站,创下历史新高。
根据不动产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东京23区新建公寓的平均价格已经达到1亿3,064万日元,首都圈整体也达到8,958万日元——双双刷新纪录,创下历史新高。尤其是湾岸地区受欢迎的高层塔楼公寓,过去数年价格翻倍甚至以上的情况并不罕见,市场的“过热感”已经是肉眼可见。
为什么东京房价跌不下来? 很多人都在等着“房价腰斩”,正好接手房源,实现东京有房梦。但现实是,这种可能性在短期内极低。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:
第一、成本推动型上涨。
很多人也许认为,东京这几年价格高涨的最大推手是源于外部投机,但其实现实是,投机虽然是原因之一,但更重要的是建筑成本本身。东京房价飙升可以说其“成本推动型”的特征非常明显。
自2021年以来,日本的建筑费用就开始上涨,2022年,随着俄乌战争的开打,导致全球能源价格上涨,特别是天然气和石油价格飙升,这直接影响了日本的能源进口成本。多米诺骨牌效应就此拉开,能源价格上涨推高了建筑材料的生产成本,如钢铁、水泥等,从而增加了房产开发商的成本。开发商成本的增加进一步导致新建房屋的价格上涨。
除了建筑费用飞涨之外,日本建筑行业人手短缺导致人工费持续飙升,再加上材料价格上涨,使得新建项目的原价基准被全面抬高。大手建筑公司也直言:“人工费上涨还看不到止境。”只要这种成本上升趋势持续,公寓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就很小。
第二、再开发与交通利好不断释放。
东京多个区域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再开发。例如川口市未来将迎来上野东京线停靠,小岩站周边也在进行大规模重建,塔楼公寓陆续落地。交通便利性与城市面貌的改善,都会在中长期推高资产价值。
现在入手,是“高位接盘”还是难得机会?
房产专家普遍认为,在资源越来越稀缺的现在,与其等着房价大跌,不如在优质资产上做选择题。那么,在东京到底什么样的房产值得投资,首先得考虑以下几个硬性指标。
第一、区域的未来价值,交通便利是硬通货
日本,房产价值与铁路车站距离高度相关,一般要求步行10分钟以内。尤其要关注直通东京、品川、新宿、涩谷、池袋等核心商务区的线路(如山手线、京滨东北线、总武线等)。正在进行再开发的车站周边区域(例如小岩、川口),未来潜力大。
首先我们来看看埼玉县的川口市,川口是一个在便利性和居住环境方面都很出色,并且性价比高而备受关注的区域。车站周边有多家超市,还有 Ario、LaLa Garden 等大型商业设施,生活便利性极佳。
乘坐京滨东北线可以方便地进入东京都中心,在邻近的赤羽换乘后几乎可以到达任何地方。更重要的是,未来已经确定会有上野东京线停靠,交通便利性预计将进一步提升,这在资产价值方面也是一个重大利好。
再来看东京都江户川区的小岩,小岩是东京23区中目前特别热门的潜力区域。位于JR总武线沿线,前往东京站的交通也很便利。目前以车站前为中心的大规模再开发正在进行中,多座高层公寓正在建设,这使得该区域的城市发展潜力非常高。待再开发完成后,城市魅力和资产价值都将大幅提升。
两地的新建物业价格虽然略有上涨,但如果是建成约10年左右的三居室(3LDK),仍然能找到价格在6,000万至7,000万日元之间的房源。
第二、看“街”的未来,不只看楼本身日本的城市规划比较稳定,一旦一个区域进入大规模重建期,配套和人口结构都会改善,房产保值性强。留意政府和地产商的再开发计划,例如大型商业设施、学校、医院的引入,这些都会提升居住吸引力。
第三、物业的规模感
接下来要重视的是公寓的“规模感”,也就是总户数的多少。结论来说,规模越大,作为公寓的优势就越多。长期更保值。
大型公寓的首要优势,是公共配套设施的完善。往往可以使用小型公寓所没有的豪华公共设施,例如宾客房、儿童活动室、健身房等。
此外,具备地标性也是大型公寓的一大优势。规模庞大本身就能成为城市的地标,提升外观的存在感与知名度。能够拥有“住在那栋大型公寓”的满足感,也会提高日常生活的品质。
第四、建筑年限与抗震性能
日本房产虽不容易像中国那样“拆迁暴涨”,但建筑耐震标准对价格影响大。1981年“新耐震标准”之后的房子抗震性能更好,市场接受度高。如果是二手房,建议选择近15年内竣工的物业,维护成本更可控。
最后一个关键点是,好的房产可以“在某个时机进行现金化”。说白了并不是要一直持有公寓,而是在合适的时机出售一次,将其“变现”为现金。手头有一笔充裕的现金,就可以用作购买更好房产的首付款,或者投入到非公寓类的其他投资中,从而大幅拓宽资产配置的选择范围。手中握有数百万、数千万日元现金的那种安心感,也会带来精神上的宽裕。
东京的房价看似高处不胜寒,但真正保值的优质房产,永远不愁买家。与其幻想“抄底”,不如在当下挑选有未来潜力的资产,结合自身的居住需求与财务能力,规划好属于自己的5年、10年资产地图。
有意向投资日本房产或者移居日本的朋友们,请咨询旭不动产(微信号:asahi-2013)。
近期展会
1、
2、
3、
4、
5、
版权说明:尊重知识产权,版权归属原创作者,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,网络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,如有侵权,原创作者烦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。 微信:xinshuo20122015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